图①:乐弥尔在检查公司出产线。
图②:卡腾龙在作业。
图③:许春喜(左)在踢足球。
图④:武汉经开区地标修建之一——“春笋”大楼。
李 岿摄
(本文相片除署名外,均为姚子怡摄)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武汉之南,长江之滨,被誉为“我国车谷”的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武汉经开区”),是武汉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之一。它因中法合资的30万辆轿车项目而兴修,30多年来,已聚集了超越400家外资企业,成为湖北省外资企业最密布,具有外籍人士、专家最多的区域之一。
依敞开作业而生、因轿车工业而兴。近年来,武汉经开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对外敞开水平,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外商出资和外资企业高质量开展保驾护航。日前,记者走进武汉经开区,听三位外籍人士叙述在此休养生息的故事。
法国艾菲轿车零部件亚太区首席执行官乐弥尔——
“广大车企的决心不断增强”
走进艾菲轿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的出产车间,只见环形焊接线上,机械手灵敏摇摆,经过主动光学检测体系精准定位,随后把芯片和针脚焊接到印刷线路板上,作业人员只需“一键上料”。之后经过浇注、注塑、终检等出产流程,一只只精巧的变速箱转速传感器就接连下了产线。
作为全球闻名轿车零部件供货商——法国艾菲集团在我国的全资子公司,艾菲轿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是国内轿车变速箱、发动机及电驱体系传感器类产品最大的供货商之一。“现在咱们在我国有两家公司,别离在武汉和上海。武汉是总公司,也是首要的出产和研制基地,具有职工300多人。”法国艾菲轿车零部件亚太区首席执行官乐弥尔介绍。
本年59岁的乐弥尔,现已在我国日子了17年,一向从事轿车职业。“2007年,我榜初次来到武汉经开区,访问一些职业客户,其时在商场占有主导地位的仍是合资车企。这些年来,合资公司的商场份额显着降低了。”乐弥尔说,现在首要是我国本乡公司在引领轿车商场开展,电气化革新是这个改变的重要加速器。
艾菲公司从2004年开端进入我国,起初是在武汉经开区租借协作供货商的厂房进行出产。随后,在当地政府的支撑下,公司选址、买下20亩土地,自己建造厂房、建立出产线。2008年武汉工厂投入出产,2009年艾菲我国就现已完结了盈余,2011年债款清零。
“武汉经开区集聚了10家整车企业、14家整车工厂、1200多家轿车零部件企业,完好的工业配套、丰厚的人才储藏、较低的物流本钱以及优秀的营商环境,是咱们挑选这儿的首要原因。”乐弥尔说,在曩昔的20年里,艾菲集团在我国追加了10次出资,我国区的销售额也从开端的50万欧元,增长到5000万欧元,成为集团重要的成绩贡献者。
近年来,我国着力推进轿车工业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轿车转型,艾菲公司也紧跟职业开展趋势,在电动车传感器等新产品上加大研制力度。“武汉公司现有50多人的研制团队,能够100%独立完结产品设计、开发、实验验证和出产,现在还能够支撑集团其他地方的产品开发。”乐弥尔介绍。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武汉经开区经信局、科创局等部分支撑下,艾菲武汉公司能够享受到研制费用加计扣除、技术改造专项补助资金等优惠政策。现在公司加大出资,加速产线主动化、智能化的改造晋级。一款用于新能源轿车电驱体系的传感器,在我国商场的占有率已达到20%以上。
现在,担任艾菲集团亚太区负责人的乐弥尔,每个月有将近1/3的时刻在武汉。“比较榜初次来的时分,现在武汉经开区基础设施、路途建造愈加完善,作业和日子环境更好,还被列入了国家智能网联轿车测验示范区,街上常常能够看到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小巴的身影。”乐弥尔表明,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轿车工业的集聚度不断提高,广大车企的决心也不断增强,未来集团方案在这儿进一步加大出资,新增产线、扩展人员规划、加大技改出资力度,与“我国车谷”一起生长,助力轿车工业高质量开展。
中美商会华中分会执委会主席卡腾龙——
“在这儿创业极具性价比”
清晨,美丽的后官湖和风轻拂,碧波荡漾。湖畔的绿道上,晨练的人群或跑步或骑行。其中有一名藏着斑白胡子、一身运动装的美国人,他便是中美商会华中分会执委会主席卡腾龙。
本年是卡腾龙来到我国的第20个年初,也是他在武汉久居的第18年。早上起床会去街边的小摊吃一碗热干面,去绿道跑步、骑行,会唱周华健的歌曲,喜爱《三国演义》,接连4次参与武汉马拉松……年届六旬的卡腾龙现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武汉”了。
2004年,卡腾龙被其时的公司外派,带着妻子和3个孩子来到湖北省京山市。“一开端原本跟公司只签了3年外派合同,可是日子一段时刻之后,咱们都爱上了我国。”卡腾龙告知记者,合同到期后,一家人挑选留了下来。2006年,他们一家人搬到了武汉。
“开端没有手机付出,有必要刷公交卡搭车,但我没有公交卡。有好几次,我还没来得及投币,车上一些素昧生平的本地人就帮我刷卡了。”卡腾龙说,武汉人的热情好客,让他感到家的温暖。
卡腾龙刚来的时分,整个武汉只要一条地铁线路、两座长江大桥,他每天上班的通勤间隔很长。现在武汉现已注册运转的线路达到了15条,跨江大桥达到了11座,出行无论是挑选公交、地铁仍是自驾都很便当。更为重要的是,武汉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好了。
“我所寓居的武汉经开区,市民家门口有了越来越多的湿地公园、口袋公园、江滩公园,一条条绿道串联起大大小小的湖泊和景区,能够尽享‘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日子。”卡腾龙说。
2016年,卡腾龙从本来的公司退休后,自己开办了一家居家养老公司。2021年以来,看好绿色环保工业的开展前景,他又出资管理了博梵(武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造,正在加速经济社会开展全面绿色转型。”卡腾龙说,作为一家首要从事环保设备设计、出产、制作的外资企业,他们近3年来每年的销售收入都在翻番。
“在武汉经开区创业极具性价比。外国人在这儿无论是开办企业,仍是作业、日子,都非常便当。”卡腾龙表明,武汉经开区不断精简外资外贸企业约请外国人来华申报材料,优化审阅环节,紧缩处理时限;政务服务中心还专门设置外国人单一窗口,服务外籍人士就事需求。
上一年12月1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也称“五星卡”)正式签发启用,卡腾龙是榜首批收取“五星卡”的外国人之一。本年8月初,他的妻子也拿到了“五星卡”。
卡腾龙的大女儿在武汉日子了10年,她到美国读大学时,将一面我国国旗挂在宿舍里。“当她说到家园时,她指的是武汉。”卡腾龙笑着说。
武汉长江外籍人员子女校园心思教导教师许春喜——
“咱们很有参与感和归属感”
在武汉长江外籍人员子女校园,学生们正在上着一堂堂特征课:美术教室内,孩子们跟着教师学习绘画、陶艺、服装设计;机器人课上,学生们经过学习编程灵敏控制机器人……这所校园有260多名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是武汉市榜首所经教育部同意建立的外籍人员子女校园。
放学铃声响起,新加坡籍心思教导教师许春喜带着足球队的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开端当天的练习课程。“校园不只开设了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世界化课程,还有足球、篮球、排球、机器人等特征项目。”许春喜介绍,他自己兼任足球教练,上一年带领校园高中男人足球队在世界校园联盟竞赛中初次夺得冠军。
本年51岁的许春喜,10年前带着全家从新加坡搬到武汉,久居在武汉经开区。他和妻子李家琳都上任于武汉长江外籍人员子女校园,他们的孩子也在此上学。“武汉经开区是武汉世界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合资和外资企业很多,来此作业的外籍人员遍及有子女上学、住宅安居、医疗健康等方面的需求。”许春喜表明。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在建造世界化宜居环境方面继续发力,引入和集聚武汉外国语校园、武汉长江外籍人员子女校园、爱莎世界校园等世界教育校园;建造万科金域蓝湾、金色港湾等世界社区,提高外籍人士归属感;协和医院车谷院区、同济医院军山院区、武汉亚心总医院等5所三甲医院均建立了世界窗口。
许春喜一家就住在沌阳大街金域蓝湾小区。这个小区具有外籍居民200多人,别离来自美国、巴西、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刚来的时分,小区里的路牌、标牌只要中文,外籍居民颇感不方便。”许春喜说,在他们的主张下,社区很快换上了双语指示牌。社区还招聘了通晓英文的社区作业者,组建了对外籍居民发布信息的微信群,群内告诉也是运用中英文双语。
社区还常常安排文化交流、美食鉴赏等活动,约请中外居民参与,比方中秋节做月饼、端午节包粽子等。“这些活动拉近了外籍人士和我国邻居们的联系,让咱们很有参与感和归属感。”许春喜表明。
“10年前,当我跟妈妈说要去武汉时,她缄默沉静了很长时刻。现在我的家人们都爱上了武汉,我带他们去过黄鹤楼、晴川阁等景点,吃过热干面、小龙虾等特征美食。”李家琳说,武汉经开区这些年改变也很大,交通条件不断改进,手机软件能够直接叫到无人驾驶出租车;随处可见绿洲和公园,日子舒适;还有专门为外国人服务的窗口,无论是出行仍是就事都非常便当。
中超联赛球队——武汉三镇足球沙龙的主场就坐落武汉经开区的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每周末,许春喜不只会和来自各国的搭档们、学生家长们约一场足球赛,还常常身穿武汉三镇队的球衣,专门到现场去为球队呐喊助威。在他心里,这便是自己的主队。(人民日报记者 范昊天)